首页 社会资讯文章正文

AI“百模大战”帷幕拉开:A股一众概念股傍上流量密码“直道冲锋”,业绩烂泥也想“弯道超车”,基金经理并未“大干快上”

社会资讯 2023年04月22日 18:30 8 weilai

财联社4月22日讯(编辑 笠晨)最近4个月整个世界因ChatGPT进入快进状态,每隔几天就有人工智能新进展刷新新闻版面。AI大模型技术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,不过有人戏称,大模型的涌现,比大模型能力的涌现都要快。

AI“百模大战”帷幕拉开:A股一众概念股傍上流量密码“直道冲锋”,业绩烂泥也想“弯道超车”,基金经理并未“大干快上”

国内科技大厂和一众A股上市公司竞相入局,百度最先挑起战事,华为的盘古、360的智脑、商汤的日日新、阿里的通义千问、京东的言犀、腾讯的混元、中科院的紫东太初、科大讯飞(002230)的1+N认知、浪潮的源1.0、昆仑万维(300418)的天工3.5、云从科技的行业精灵等大模型纷纷登场。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、搜狗创始人王小川,重出江湖,亲自下注,带动一批资金,再战大模型。如果再把科研院所算上,据民生证券的统计,国内已有超30个大模型亮相,行业俨然有大模型“军备竞赛”的意思。

区别于国外专业化的分工,专业人士指出,当前国内的大模型赛道的创业模式主要分为三类:一类是聚焦基础层,对标OpenAI,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。一类是锚定中间层,不需要如OpenAI一样花大钱做底层,掌握通用化能力,可以通过开源大模型做精调,让模型具备差异化能力,最终可以形成垂直类模型。还有一类就是调用大模型API的企业,专注开发大模型具体场景的应用。

与此同时,未来究竟是两三家企业间的竞争,还是百花齐放?AI领域从业者表示,即便是国外跑得最快的OpenAI以及微软,目前在商业化落地上虽已有进展但也不能说成熟稳定。至于国内大厂大模型,更是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。一方面,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显现。另一方面,当前国内市场上最新的大模型产品,基本都处于内测阶段。按照目前的形势,分析人士认为,当前大模型从发布走向到企业端,摸索如何真正提升生产力,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。

另外,随着大厂、明星创业者争相涌入,AI大模型显然成为了企业新的“流量密码”,不过其间难免鱼目混珠,泥沙俱下。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,当前AI大模型的头部玩家,其中百度和阿里的优势较为明确,而由于百度文心一言发布得更早,先发优势更加明显。“包括科大讯飞、商汤科技在内,已经有大量关于人工智能的积累,他们更有可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类ChatGPT的自然语言生成的大模型,但也有部分企业还是以炒概念为主。”业内人士直言。

A股概念股的喧嚣:“寂寞”的360不甘“寂寞”的周鸿

发表评论

创亿资讯网 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